個案點擊
買房買出窩心事
-個案一
中介揩走3萬元房款
今年8月,殷先生通過鄭汴路上的一家二手房中介,在未來路上購買了一套二手房,成交價為78萬。不久前他偶遇原來的房主老王,意外得知老王拿到手的房款只是75萬,這讓殷先生驚詫不已,中介竟然多要了他3萬元!
殷先生細想之下才發(fā)現(xiàn),交易過程中疑點重重。“談價時沒有讓我們買賣雙方面對面,中介總跟我說房主沒時間,可他們跟房主卻說是我沒時間,一直是他們在中間傳話,最后過戶的時候中介還十分‘熱情’地去跑腿,幫我們代辦過戶,原來這中間有問題!”
-個案二
餿主意害得貸款成空
原本有一套兩室一廳的李女士和老公不久前張羅著買套三居室二手房。
“可二套房房貸比較貴,基本上沒什么優(yōu)惠。”李女士說,得知她的“困境”,中介工作人員主動“獻計”:辦個假離婚證,“他們說沒問題,好多人都這樣做,銀行看不出來。”不承想,這次銀行還真的看出來了,因此李女士一分錢也沒貸下來。可購房合同已簽了,想退就得交付違約金,李女士不得不到處忙著借錢,搞得焦頭爛額。
貓膩起底
從頭到尾挖陷阱
老王、小馬分別在鄭州的兩家二手房中介工作了6年、3年。兩人向記者透露,“吸引客戶、商討房價、促你簽單、幫忙過戶”是中介成交一筆買賣的大致流程,而在這個流程中,中介從頭到尾都在挖坑,等著客戶來跳。連日來,記者暗訪了東風路、豐慶路、文勞路、園田路、農(nóng)業(yè)路、經(jīng)一路等多家市內(nèi)的二手房中介,發(fā)現(xiàn)情況的確如兩人所說,客戶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掉進中介挖好的陷阱內(nèi)。
第一步
空掛房源釣客戶
爆料:什么是空掛房源老王說,中介一般會在門店的玻璃櫥窗或網(wǎng)上掛出一些特價房源,這些房源價格通常比周邊正常報價低10%~15%。但其實這些“屋美價廉”的房源大多不存在,全是用來吸引購房者的,中介伺機再向客戶推銷別的房源。
親歷:在東風路與文化路交叉口附近的一家中介內(nèi),記者看到,匯寶花園內(nèi)有一套130平方米的三室兩廳售價為60萬元,記者表示想看一下這套房源。店內(nèi)一名工作人員卻詢問記者想買多大的房子等。記者再次提出想看一下匯寶花園的那套房子,對方稱房主這幾天出差在外地,等房主回來后他們會和記者聯(lián)系。
一天后,記者接到該中介工作人員的來電,對方絕口不提匯寶花園的那套特價房,反而熱情地向記者推薦該小區(qū)同樣面積的一套房子,價格卻為72萬元。“你們店里不是貼出廣告說有套60萬的嗎”對方笑而不答。
支招:如果碰到極為便宜的房源,而中介聲稱已售出,并表示還有同類房源推薦時,您最好轉(zhuǎn)頭就走。
第二步
抬高價格吃差價
爆料:老王透露,同一套房源,中介給出的報價一般會比房主報價高出2萬~3萬。但有些中介給出的報價比房主的報價高出五六萬甚至更多,以種種借口阻撓買賣雙方見面,目的是把多出的房款裝入自己的腰包。
親歷:在國基路上的某二手房中介,信息學院路與東風路交叉口附近某小區(qū)的一套面積為148平方米的復式樓售價為72萬元。在該中介工作人員的帶領(lǐng)下,記者實地查看了該套房源,但工作人員卻不讓記者和買主多說一句話,稱房主已將談房價的事全權(quán)委托給他們。
而在園田路上的一家二手房中介,記者發(fā)現(xiàn)同一套房源報價為68萬元。記者再次來到該小區(qū),直接前往售房的房主家中。經(jīng)過攀談得知,房主給中介的報價僅為66萬元。
支招:如果真正打算購買,一定要與賣家面對面地進行討價還價,不要讓中介充當“傳聲筒”,否則只能挨宰。
第三步
出謀劃策套牢你
爆料:加息、取消二手房貸優(yōu)惠,國家連續(xù)對二手房交易市場進行調(diào)控。小馬告訴記者,一旦客戶有購買意向,他們就會為客戶“出謀劃策”:幫辦假離婚證、假戶口等,“就是為了促使客戶快點兒簽單。而且我們只是口頭承諾沒有風險,一旦被發(fā)現(xiàn),我們也會撇得一干二凈。”
親歷:豐慶路某二手房中介內(nèi),得知記者購買的是二套房,而且還要貸款,工作人員便“獻策”說:“由我們操作來給你辦個假離婚證,這樣你就可以享受購買首套房的優(yōu)惠。”
記者詢問有沒有別的途徑,對方想了想又說:“如果這套房子您是用于投資的話,可以先不過戶,在我們這里繼續(xù)幫您出售,等找到下家后直接跟原房主過戶就行了。”
隨后,記者又前往農(nóng)業(yè)路、經(jīng)一路等多家二手房中介,發(fā)現(xiàn)對方給出的“高招”幾乎一樣,多是辦假離婚證、假戶口等,且均稱只是義務(wù)幫忙出主意,真的出現(xiàn)問題他們也沒有辦法。
支招:這些所謂的“高招”對買方來說是陷阱而非餡餅,一旦觸及就可能遭遇重大損失,甚至竹籃打水一場空,所以還是少碰為妙。
第四步
幫忙過戶有賺頭
爆料:小馬告訴記者,二手房過戶時要繳納契稅、營業(yè)稅等費用,而且還要準備許多相關(guān)材料。許多中介推出了免費幫忙過戶的服務(wù),但有時這義務(wù)幫忙的背后實則不免費。“比如說一套房屋過戶本來需要繳納2%的契稅,我們告訴客戶是4%的契稅……”
親歷:在文化路某二手房中介,得知記者想要購買一套年限在5年以上、面積在144平方米以上的二手房。對方稱,要繳納4%的契稅、5.5%的全額營業(yè)稅等,并稱“過戶的時候如果你嫌麻煩,我可以幫你跑腿,不收錢。”而記者提前從鄭州市房管局得知,購買面積在144平方米以上的二手房,如果年限不到5年,需繳納5.5%的全額營業(yè)稅,即市場指導價或評估價的5.5%;如果年限超過5年,則需繳納5.5%的差額營業(yè)稅,即(市場指導價或評估價—原購房價)×5.5%。
支招:過戶看似繁瑣,但有一套正規(guī)流程,只要手續(xù)齊全,辦理速度很快。如果你不想被“黑”就要親力親為。